百度小程序VS微信小程序,孰强孰弱!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8-11-07
阅读量:4263
提到百度智能小程序,就必须先聊聊一款更早的产品——轻应用。轻应用最早由百度提出,它给了小程序明确的特征——即无需下载,直接使用,这与后来微信小程序的无需安装是一致的,当然百度智能小程序也将会拥有这一特点。 ![]() 在我看来,“搜索,或许是小游戏之外的小程序最好的入口”。所以,可以这么说,小程序适合百度,小游戏适合微信。
![]() 对比三款产品,可以发现轻应用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间最早,首次于2013年被公众所知。3年后,到了2016年,微信小程序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跳一跳的助力下,关注度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今年,百度智能小程序开始跃入视野。 以上三款应用的发布时间很有意思,百度作为先行者却未能造成轰动,反而让微信小程序后来居上,重整旗鼓的百度在精心准备后又卷土重来。但从商业的视角看,百度智能小程序此次强势袭来,不仅在于收割微信小程序的韭菜,更志在重造一个开放小程序生态。 轻应用和百度智能小程序同属百度且有一定的继承关系,所以在比较百度智能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之前,先来回顾轻应用的故事。 2013年 8月22日,百度宣布推出“轻应用”,其特点为无需下载,但从百度指数也能够发现,轻应用未能有太大的反响,搜索峰值不过2000左右,和微信小程序90000的峰值比起来差距显著。
当然不是的,在当初就能够想到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做法。轻应用方便的适用于尾部市场,破壳搜索让其更加接近用户的诉求,强大的功能让其有接近APP的体验,订阅方式可以让用户不会用完即走。 ![]()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理念和生态构建上,轻应用和微信小程序的相似度都极高,两者都是封闭生态,都想借助第三方丰富自己原有的生态。换句话说,轻应用想提前3年做小程序。 不能说这样不好,但从结果来分析,这一步确实走早了,不仅轻应用没有获得成功,在之后AT也没有跟随,很有可能说明他们分析之后发现,当时的环境并不合适。 直到3年后,微信小程序才进入大众的视野,并逐渐让用户了解了小程序的概念。 轻应用当时所面对的阻碍至少有以下几点: 数据流量: 当时流量价格高昂,网速不快,原生APP直接将数据储存在用户设备上显然更加省流量; 市场机会: 当时流量未枯竭,互联网机会也很多,厂商不一定得从轻应用寻求出路; 教育成本: 人的观念转变速度有限,先行者需要负担用户学习任务,这并不容易。 轻应用之所以失败,不是没有把握好定位,而是发布错了时间。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很多新东西都是艰难起步的,甚至需要不少企业用钱砸出用户使用习惯,让用户觉得还可以这样用,这样后来的企业才能够赚到钱。
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数据流量宽裕而用户流量枯竭,微信又完成了用户对小程序的教学工作,广大网民已经对于小程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百度现在入局是否有机会,曾经的先驱是否能够再次先人一步成为领导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微信小程序发布于2017年,发布时的野心颇大,甚至有向着系统进行发展的意思,渴望能够代替绝大多数应用。一向不喜欢添加太多功能的微信,更是为其提供了无数入口,无论是扫码还是下滑都可有轻松找到小程序。 就目前来看,微信小程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等资源是事实,发展情况比百度轻应用要好很多也是事实。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认为其有可能提供很多机会的人不少,认为借助微信平台才仅此而已的人也很多。 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微信小程序至少稳住了阵地,只要其能够保持一定的热度,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情况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 百度智能小程序将不仅运行于百度App上,还可以运行于百度贴吧等百度系App,甚至可以运行在外部的浏览器以及App上,只需要这些App支持智能小程序。 这对开发者而言显然是一个好消息,其实从名字也可以看出,微信小程序不叫腾讯小程序,而百度智能小程序是以百度打头的。虽然百度单个产品的用户量等数据难以撼动微信,但如果百度家族的产品联合起来未尝不能一搏。
既然两个产品都是小程序,那么我们不妨从其所属平台来对比两者的差异。 先来说说我们比较熟悉的微信小程序吧,微信的基因是社交,所以其小程序的传播也带有社交的影子。比如:很多游戏小程序都会设置分享后复活的机制,目的就是通过微信的社交渠道传播自己。 另外最著名的跳一跳其实也是社交的产物,试想,如果只是玩跳一跳而不能够和朋友进行对比跳一跳还能有今天的成绩吗? 显然很难。此外微信扫码是用户比较习惯的操作,比如:支付,加好友都会用到该功能,因此微信将扫码进入小程序是很符合用户习惯的操作,这为微信抢占了线下的流量。 ![]() 但正如前面所说,作者认为小程序的最佳通道很有可能是搜索而不是社交。百度智能小程序将开放百度“搜索、信息流、贴吧”等产品的流量,该做法的特点是百度系列产品共同助力,相比较微信的单打独斗所涉及的应用更加广泛。 1. 百度重信息,微信重社交
当然百度要想抢占线下,成熟的支付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微信有自己的优势,所以百度可能会在竞争中暂时位于不利的位置。 ![]() 谈到开放与封闭,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苹果和安卓了,而且仔细对比会发现小程序的情况和它们是如此相似,当然开放与封闭两者并没有优劣之分。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上线,补足了微信小程序不足的地方。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和很多小程序的匹配性并不好。因为用户需要某个小程序,第一想到的都是搜索而不是社交,去微信中找小程序确实有一定的违和感。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