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创始人们的各种“阵亡”方式
专栏:商业新鲜事
发布日期:2019-01-15
阅读量:5227
1.最“坑”创始人 — 贾跃亭 2018年,能被两位地产大佬指着鼻子骂的,只有贾跃亭。先是3月,融创孙宏斌实名diss贾跃亭:“我再借贾跃亭100亿,当我傻X啊?”2018年10月7日,恒大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半年耗尽恒大注资的8亿美元,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的要求,并在未达目的后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融资同意权,撕毁所有合作协议。许家印也被贾跃亭惹毛。 ![]() 不光赌博,刘立荣花钱一直心里没点数。金立一整年花了60多亿的营销费,钱是花了,可金立的选人,真是迷之精分。细数一下,金立的代言人换的让人意想不到,刘涛、薛之谦、冯小刚、徐帆、余文乐、吴刚等,甚至围棋手柯洁。更早之前更是请过阮经天、尹恩惠、刘德华、濮存昕。但是效果呢?金立在这一年的只得到了3000万台的销量和不到4%的市场占有率。 这么多年,在其他品牌不断冒险突破,华为,小米和ov两家,都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位置。金立一直走的是最省劲儿的那条路,不在产品上下功夫,态度也很凑合事儿,还摊上创始人赌博。2019年,金立将正式开始了自己“收拾烂摊子”。 3.押金难退:ofo创始人戴威 ![]() Ofo共享单车本身就是一种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 还记得几年前,众多公司纷纷入局共享单车,一时间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之象”,补贴大战还没让用户过足瘾,很多企业便熬不住了。渐渐地,共享单车的市场就只剩摩拜、ofo、哈罗等几家。少了烧钱的疯狂模式,消费者也更加趋于理性,但同时也有更多人思考一个问题:共享单车会凉凉吗?到底这个行业应该如何发展?当然想什么来什么…… 2018年12月30日,顺丰起诉ofo申请冻结ofo帐户1375万元,在这之前,大批的用户“围攻”了ofo总部,退 ofo 押金的队伍从五楼排到一楼,又排到马路上。戴威的2018,彻底经历了从宠儿到弃儿的变化。上线一年之时,戴威就谈成了五轮融资,这种速度与激情,远远超过了同行。但随着路边报废的小黄车越来越多,戴威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疯狂投放新车“;在退押金这件事上,押金变成P2P,消耗光了用户对他最后一点好感。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